第二日清晨,星辰楼花园的凉亭中,太史辰缓缓的睁开了眼睛,天刚蒙蒙亮,朦胧的双眼渐渐清晰,自己竟是因为这两天太累,昨晚不知不觉就靠在文蝶身上睡着了。
看着盖在自己身上的那件貂裘披风,分明是文蝶昨天身上披的。
“你醒了?”文蝶微微一笑,活动了一下被靠的有些酸麻的肩膀。
“你怎么不叫醒我,你一夜都没睡?”太史辰看着文蝶一夜没睡有些憔悴的小脸。
“昨晚看你太累了,靠在我身上就睡着了,不忍把你吵醒,你都打鼾了。”文蝶掩嘴轻笑。
太史辰有些尴尬的伸了一个懒腰,将柔软的貂裘披风又轻轻披在文蝶身上,虽然没说什么,但是心里却颇为温暖。
二人离开花园,一碗白米粥,几碟小菜,与文蝶简简单单的吃了早饭,太史辰就辞别文蝶回去洗漱一番,忙着摊丁入亩之事去了。
就这样,一连几天太史辰与张子枫一直在忙碌着这件事。
此事由徐魏在朝上提出,也指出是太史辰想出,自己也觉得可行,便与张太后在朝廷之上唱了一次双簧。
顿时太史辰这个名字,在那一日的朝堂之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虽然说此事确实有些阻力,当日的朝堂之上,反对之声也是不少,毕竟这个方法着实是动摇了很多大家族的利益。
但幸好此事,事先已有计划,张太后又以战事吃紧,作为权宜之计,暂时调整纳税方式为由,软硬兼施,算是把这件事敲定下来,虽然有一些阻力,但是无伤大雅。
出奇的是房玄龄在这件事情上,没有和张太后唱反调,作为当朝宰辅的他,自然知道这件事对大禹有百利无一害,但是首提此次改革之人,必定得罪不少富商氏族,既然有人主动站出来做恶人,他也乐的旁观看戏,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反对了几句,就没有多言。
就这样七天的时间缓缓过去,张子枫与太史辰用这个办法也是增加了不少税收,本来只有三成的第一批军粮,足足又凑了两成之多。
足足有几十万担粮草,十几辆大车的盔甲器械已经准备好,待上元过后就准备送往前线。
今日便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上元节,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,洛阳城内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,让人目不暇接,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煮汤圆,吃汤圆,汤圆的样子是圆形的,意味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。
上元节又名元宵节,据说此节日由来还有一段非常悲凄而美丽的故事。
据说大禹王朝第二任皇帝,庙号武祖的禹武帝刘彻时期,宫中有一位贵妃,名叫“元宵。”
此女心地善良,被其他妃嫔陷害,常年幽于宫中,不受武帝喜爱,终日以泪洗面。
却说武帝执政第七年之时,天降陨石、如天降火雨一般肆虐大地,致使大火焚烧庄家山林,一年里滴雨未下,一时民不聊生,天降大旱,黎民百姓苦不堪言。
那时武帝手下有一通天术士,名叫东方元硕,据说此人在观象台一连做法七七四九天,算出是太一神帝不满人间肮脏,派火神祝融以大火焚烧人间邪恶,要还天下一片净土。
武帝问东方元硕此事可有破解之法,东方元硕称必须找一位人间,阴年,阴月,阴时且天性真正纯良,有一颗人间清澈之心的人,自愿焚与火中,灵魂直达上苍,告诉太一神帝人间清明方可。
武帝找遍天下也未曾寻得,不料术士东方元硕算出宫中“元宵娘娘”就是此人。
武帝有些惭愧,且不料元宵娘娘是个深明大义之人,当即便答应牺牲自己,拯救苍生。
武帝便在城西洛水河最中央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祭台。
元宵娘娘慷慨为人间众生赴死后,终于天降大雨。
于是就有了“元宵祭火问苍天,焚烧清明还世间。”的传说。
后来武帝惭愧以前对待元宵的种种冷落,又感念其大公无私为人间祭天的大无畏精神,便定此日为“上元节。”又称元宵节。
并下罪己诏,昭告天下,申斥自己以前对元宵娘娘的各种冷待,一时间天下所有人无不敬佩这位武帝知错敢认的行为。
据说自此之后,每一任皇帝到上元节当晚,都要乘龙舟于洛阳城西洛水河中心,也就是当年元宵祭祀的地方,祭祀一番以告慰上苍和元宵,人间太平净土依旧。
而这一日的洛水河也是热闹非凡,平静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气,犹如柔顺的面纱,湖上一艘艘花船画舫穿梭于湖面之上。
岸边一盏盏花灯或飘向洛水深处或飘向空中,很多人自发的来祭祀这位善良而伟大的元宵娘娘。
人们将自己的许愿灯升到高高的空中,期盼着这位善良的元宵娘娘能够看到,保佑自己愿望达成。
太史辰与文蝶乘坐一艘小舟飘荡在洛水湖面,欣赏着岸边与水面的一盏盏花灯和这热闹的场景。
太史辰今天穿了一件白色长衫,与文蝶一身火红形成鲜明对比,小舟飘荡在水面之上,船头佳人在侧,在洛水河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“真美。”
文蝶站在小舟之上,看着四周一搜搜画舫,一盏盏花灯。
“你也美。”太史辰有些打趣的说道。
文蝶缓缓转过头,看着太史辰脸上有一丝红晕:“油嘴滑舌。”
随后继续又道:“你看那一艘艘船只画舫,大部分都是去往河中祭台,去祭奠那位可怜的元宵娘娘。”
“要不我们也去看看?”
随后太史辰轻轻划着船桨,跟着一艘艘画舫,船只、行驶向河中心的方向。
而在此时,有一座巨大的龙舟,也正缓缓的驶向河中心,龙舟足有三十多米,船上附有两层的阁楼,极为华丽,夹板之上还有一队队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警戒四周。
张太后一身华丽的凤袍站在第二层阁楼的夹板上。
身后除了那个手持滴水观音的白衣女子,今日还多了一个女子。
此女子一身红色劲装,身材匀称,长相比较中性,一头长发随意梳在脑后,扎了个马尾。
张太后风华绝代的脸庞被月光映射的更填几分风采。
美丽的双眸正在扫视着龙舟前方的洛河之水,徐徐微风吹过,引得她裙摆衣袖轻轻摆动。
而在阁楼之内,还有当今天子皇帝刘洵,宰相房玄龄、太尉铁龙城、国舅张子枫、以及除了礼部尚书以外的几部尚书。
而其他五品以上官员,除了礼部之人早早就在祭台布置,也已经早已到了祭台,恭候圣驾。
喜欢权疆锁利请大家收藏:(m.miaobige.com)权疆锁利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